利比里亚,一个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它总出现在新闻上,陌生是因为普通人中,很少有人去过。虽曾作为非洲最富裕且最早独立的国家辉煌过,但巅峰之后,再无巅峰,就好比刹车失灵的状态下开车上路,正好遇上了下坡路。
在国内矛盾频频爆发的情况下,年12月枭雄查尔斯·泰勒登上了政治舞台,领导利比里亚民族爱国阵线(NPFL)与当时执政军队展开内战,由此开始了该国长达十几年的内战阶段。
仅第一阶段的内战,就造成了至少20万平民丧生,80万人成为难民涌向周围诸国。
第二阶段,由于查尔斯·泰勒的不正确执政方式,导致国内再度动荡不安,第一阶段联合国安理会为利比里亚所作出的和平努力基本付诸东流。国内三股势力互殴,第二阶段的内战如火如荼,到年中期,三方的战火燃烧至首都蒙罗维亚。
战火重开,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出手干预,年8月1日,安全理事会授权在利比里亚建立一支多国部队,并宣布随时准备建立一支后继联合国稳定部队。以帮助利比里亚维持和平。年8月11日,泰勒被迫放弃执政,流亡到尼日利亚。
年8月18日利比里亚各方在阿克拉签署了一项《全面和平协定》,宣布立即停止战争。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利比里亚安全情况得到改善。
年9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号决议,设立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特派团)。我国派遣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开展维和援建活动。援建活动不是一批就完成的,而是不断派遣,替换上一批,补充这一批,视被援建国情况而定增派或减派人员。
运输队
带头的有维和部队运输分队队长付进路、副队长洪大刚。虽早已有了思想准备,但我国维和部队人员在经历机场被封9小时事件后,对于维和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出了机场后,利比里亚的首都蒙罗维亚便真实地展现在我国维和部队人员面前,残破不堪、断壁残垣、虽无尸体,但血迹斑斑。这些场景仅用文字表述便已然让人感觉恐惧,何况长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很快,第二大难题就已经摆到了我国维和部队人员的面前,热浪、缺水和战乱。利比里亚地处非洲,不高温闷热是不可能的,至于战乱,利比里亚的安全情况是得到改善不是战乱平息、天下太平。
我国的维和部队运输大队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唯一一支运输分队。每天都要去60公里以外的地点拉水以维持维和官兵们的日常用水,即便开着两辆水车,每日奔波4小时,拉回来的水也只能算是勉强够用。且还不是次次都有,碰上排队,基本等于没有。
不仅如此,维和部队还要组建新营地、搭设大棚、种植蔬菜、转移旧营区物资。运输大队运输过程中也是见桥修路、遇水搭桥。尽全力为利比里亚境内所有维和部队运送各种所需物资。以及利比里亚大选保障、联合国难民署下放援助的物资运输等等。
最忙的时候,运输队需要每日派出几十辆车前往十多个地方执行任务。可以说是中国的运输分队支撑起了联利团的任务。这可不是夸张,面对这样的成绩,联利团官员也对我国运输分队赞不绝口。
医疗队
年埃博拉病毒在利比里亚肆虐,近半医务人员被感染,医疗卫生方面基本瘫痪,面对如此险急的情况,我国第16批维和部队没有选择撤退,依旧奋战在一线,尽全力帮助利比里亚共克时艰。
医疗队率先开设体温检测点、运输队每天派遣数十辆车奔赴各地运输物资、工兵队勘察道路为埃博拉诊疗中心做努力,曾在26小时内,铺设前行道路公里,使大批物资顺利到达工地。最终提前一个多月完成施工,埃博拉诊疗中心落成并迅速投入使用。为挽回利比里亚人民生命贡献极多。
和平交流
除此之外,维和部队还在当地举办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捐赠学习用品,比如书包、文具、足球等。以及武术交流活动,吸引千人观看。
不仅如此,维和部队还在有限的条件下将额外的食物分给吃不饱饭的利比里亚人民。
结语: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利比里亚逐渐重拾当初的光明,我国维和援建任务于年3月1日,随着第19批维和部队官兵的返回,宣告完成。
年2月21日,联合国授予防暴队全体名队员“和平勋章”。这不仅仅是名队员的荣誉,更是我国自年参与国际维和以来,在长达32年间所有维和人员共同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