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佳文(历史研习社专栏作者),本文首发于网易历史。
《战狼2》的热映成为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目前票房已近30亿。伴随着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飙升,神秘而复杂的非洲也映入了观众的眼帘。
残酷的红巾军屠戮平民,肆无忌惮的伤害与破坏令观众触目惊心,更加深了对非洲贫穷、分裂、多战火的感觉。那么非洲的内战究竟是怎样的激烈程度?那些冲突对生活在这片大陆的人民又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持续的流血暴力
无论是《卢旺达大饭店》还是《战狼2》,我们都可以看到相似的场景:狂热的非洲民众参与极端组织或反政府武装;毫无管制的军火走私市场;利益错综复杂的雇佣军和代理人战争。这些种种罪恶、不幸构成了黑色的大陆与持续的流血暴力。那么这一切都是如何产生并扩大的呢?
非洲内战和暴力的闸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当时苏联解体、许多代理人政权被推翻。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非洲的主要内战发生地。
年12月24日,泰勒将军率领叛军由北方入侵利比里亚,展开该国长达十多年断断续续的内战冲突,这位依靠内战上台的利比里亚总统最终也为政变和内战所推翻。
在利比里亚内战爆发没多久,塞拉利昂也出现军事政变及内战,泰勒将军支持该国叛军是塞拉利昂内战(─)超过十年的主要原因。
随后,相对稳定的科特迪瓦也出现两次(、)军事政变及低冲突的内战。马里的内战更是一度威胁到首都,直到法国和多国维和部队进驻才稳定住局势,但极端恐怖组织仍然在招兵买马。
非洲的前葡萄牙殖民地在年代中期独立之初,就发生了内战。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内战都持续了十多年之久,让南部非洲在过去十多年里动荡不断,民生凋敝。更严重的则是在乌干达南边的卢旺达及布隆迪两国胡图族和及图西族之间的仇恨冲突,前者还在年造成八十万图西族及温和胡图族遭到屠杀,后者长达十二年(─)的内战中,至少也有三十万人丧生。电影《卢旺达大饭店》所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惨剧的一个断面。
自从90年代以来,如果我们在地图上做一个标注,就可以发现从中非到南部非洲,到东非或北非,非洲几乎是无处不动荡。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曾遍及非洲近二十个国家,目前仍然驻留的还有七个非洲国家。
低烈度、持久战、被边缘化:非洲内战影响
虽然人们或许知道非洲部分国家动荡不安,内战频繁,但许多人并不熟悉。非洲从某种意义上一直是一片“被遗忘的大陆”,事实上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存在,恐怖组织和军阀混战很多都是通过社交网络来招兵买马的。
非洲内战的特点就是低烈度和持久战,往往持续周期很长,由一系列大小冲突、族群矛盾构成。非洲国家内部的频繁内战、政变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屡屡遭遇瓶颈。许多国际政治和观察家曾自信满满地认为,非洲所拥有的大量自然资源,必将促使这块热带大陆在21世纪实现经济起飞,最终保证其繁荣稳定,但事实上丰饶的资源带来的似乎是更加严重的暴力升级和资源诅咒。
在攫取资源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出现在尼日尔三角洲。它拥有尼日利亚20%的人口以及40%的石油储量,是九成以上的政府外汇收入的来源。年,肯萨洛威瓦由于谴责跨国石油公司窃取尼日利亚资源、造成污染以及政府的腐败而被处决,从而激发了以伊博人为主的尼日尔三角洲解放阵线等抵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他们破坏输油管线与油气钻探站,绑架西方石油公司的雇员,袭击政府军巡逻队,并私下将控制区的原油廉价出售至国际黑市。由于动乱,尼日尔三的原油产量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年,比正常预计产量减少了一半,而频繁的恐怖袭击和武装冲突,以及当地割据部落的野蛮开采,导致大量的原油泄入尼日尔三角洲的河流与土地,严重损害了当地生态环境。
同样的冲突也在苏丹和南苏丹之间上演,同样是争夺石油产油区。持续的内战造成了仇恨加剧,军火走私盛行,也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断裂。正是这种断裂,使得在非洲出现了不少娃娃兵,并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虐杀行为。
至于内战造成的影响,非洲国家群居于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中。曾经的刚果内战已造成超过万人死亡,塞拉利昂的内战已经造成至少30万平民伤亡,另有万沦为难民。在六年前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的“失败国家”中,非洲国家赫然占据了前60位超过一半的名额。
非洲内战的原因
在国人的印象里非洲很遥远,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世界的铁哥们,是黑人兄弟帮助我们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但对于更多国人来说,非洲是神秘、可怕而残酷的,这里似乎瘟疫横行,如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猖獗;或者是战乱从生,童子军成为了内战的标志。这些刻板的非洲印象的形成都离不开近现代非洲被殖民的历史。
葡萄牙人是最早开始非洲殖民的欧洲人,他们在年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攻占了今天西班牙控制下的毗邻阿尔及利亚的海港休达。正是以此为起点,葡萄牙人开始了不断地海上冒险和殖民活动,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大多控制地区有限,主要是在西非、北非的海岸线设置商栈和贸易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是先驱者,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比利时人、意大利人也纷至沓来,非洲成为探险家、传教士、军人、水手们冒险的乐园。
最能体现对非洲刻板印象的作品无疑是19世纪一系列的以非洲为创作素材的小说,其中就包括了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许多作品。在他们作为旁观者的视角下,非洲当时十分愚昧,许多酋长嗜好饮用烈性的潘趣酒和混合酒,他们信赖巫师祈雨治病,有着奇怪的原始宗教崇拜,甚至还吃人。但他们没有写出的是许多引发土著人堕落的烈性酒精、火枪等都是殖民者引入的。殖民者甚至还和一部分非洲当地的部落酋长合作,在内陆地区捕捉黑人,进行黑奴贸易的罪恶勾当。
毫无疑问,非洲今日的处境与14-19世纪长达多年的殖民地经历有密切的关系。许多民族、部落在殖民时代被宗主国煽动,结下了血海深仇,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本很少往来的民族与部落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必须站在同一面国旗之下,缺乏共同的文化基础所造成的认同感匮乏造成了非洲的乱象。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南苏丹、苏丹和卢旺达。
苏丹的北部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他们在年成立共和国后便开始了种族歧视,将阿拉伯语作为唯一的国语,在英国统治时期,受过英语教育的黑人精英,被排斥在政治决策层之外。这样赤裸裸的歧视激怒了黑人,所以南部地区持续动荡不安,并成为苏丹两次内战的导火索。如今南苏丹虽然从苏丹独立出来,但经济依然落后,两个苏丹国内都存在着反对派和反政府武装,并互相指责对方支持自己国内的反对派。
马里北部原先的图阿雷格人叛乱问题也是旧账,图阿雷格人(法文:Tuareg)是分布在马里北部、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南部和利比亚的一支游牧民族。由于图阿雷格人上层贵族曾长期与殖民地时期的法国当局合作,独立之后的马里政府自然而然视其为殖民帮凶乃至窃国者。
开国总统莫迪博.凯塔出台一系列限制图阿雷格人的政策,导致图阿雷格人在年至年发动第一次叛乱,在和年又发动了两次叛乱。利比亚战争后大量武器和人员流入马里北部,更是为这一地区的动荡增加了巨大变数。
当然,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扶植的代理人政权因为贪污腐败严重而倒台也是非洲内战的重要原因。这种政治真空的局势诱发了非洲大陆内部各种派系的民兵武装、部族武装的发展,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几乎不设防的海岸和空域也都成了走私者的乐土。
尾声
非洲国家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这片人类最初诞生的古老大陆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来实现民族和解与经济重建。也只有和平稳定的政治局势才能支撑这片沃土的重生。
参考文献:
1、《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儒勒.凡尔纳《十五岁的船长》、《气球上的五星期》,中国青年出版社
3、失血的黑色大陆――现代非洲内战之殇
4、《非洲简史》
--作者介绍--
--征文&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