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卫·波德维尔
译者:内田枸杞子
校对:Issac
来源:大卫·波德维尔博客
九年之后,汤普森和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出第四版了!
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学校没有任何的电影课程。我毕业后的一年,有了两门课:一门是电影史考察,一门是改编研究。这两门课基本上界定了大多数学校的电影研究的早期领域。
在七十年代,对电影美学的考察(有时候被称作「电影语言」)被补充进电影史,这样课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从概念上来安排的。每周都会讨论剪辑、表演这样的话题,通常还讨论关于改编的问题。最后,美学课程比历史概述更受欢迎,并且它通常是专业的入门课程。(那时候已经有电影专业了。)
我们的课本《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很有可能促成了美学考察的兴盛。
正如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十一版的导言里反复说的那样,我们努力让这本书比之前的同类书写得更全面更深入。我们试图综合电影研究者关于叙事、电影形式(纪录片、动画)、作者身份、类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的种种观点。我们还在研究中提出了关于电影形式和风格的相关观点。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中的方法被证明是有影响力的,之后的很多书都采用了我们的概念框架、术语、以及我们对电影技法的阐释。
我们还写了其他电影语言书籍中不常见的东西。我们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概述电影史。这一章短小精悍,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内容,当然了,我们也努力展现,表达的资源从概念上说是更大历史动态的一部分。
在第一版《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约十二年后,我们出版了自己写的电影史概要。我们再一次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电影研究纳入其中,还有——等一下,我年的时候已经写过这个了。为了方便您不用跳转,我在这援引自己的话,其中有轻微的修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止迪斯科
长时间以来,现在有时候仍是这样,美国人写的电影史在看待电影现象时十分片面。一则,他们更